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合规经营是企业前行的“发动机”,依法诚信纳税是企业扬帆远航的“压舱石”,而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则助企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据统计,2024年西藏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2.16亿元,为企业发展增了信心、强了底气、添了动力。
涉税服务做“加法”
位于西藏昌都地区金沙江畔的玉龙铜矿,矿床规模与经济价值巨大,其铜金属储量居中国第二位。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铜矿及其伴生金属矿的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及其产品销售等业务。该企业将合规经营、依法诚信纳税视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财务、采购、销售、工程项目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在推进矿山智能化升级与尾矿综合利用时,企业面临研发费用科目分摊、资本化时点界定不清、尾矿伴生矿销售计税依据不明等问题,昌都市税务局结合矿业行业特点,围绕企业关心的资源税减免政策、研发费加计扣除、矿业权出让收益等税收政策,为其有针对性推出“政策解读+风险预警+操作辅导”的全链条服务模式,为企业送上精准化、场景化税费指导,服务快享和政策直达,让企业发展走得更稳、底气更足。
“去年矿山技改项目投入大,研发费用归集和资源税申报的复杂性让我们犯了难。税务人员上门逐条解析研发费加计扣除新政,还通过征管风险预警指标帮我们筛查出潜在涉税风险点,指导优化申报流程,贴心服务和优惠政策,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和底气!”企业财务总监朱耀君说道。据悉,该企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累计带动转移就业人员3.7万余人次,多次荣获“A级纳税人”称号,2023年以来享受免税、减计收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864万元。
政策享受做“乘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绿色税制是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工具。海拔4500米的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分公司,是一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经营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垃圾堆肥处理等业务,在国家绿色税制的激励下,该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垃圾处理对环境的污染率。阿里地区税务部门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研判,以“政策精准滴灌+服务立体覆盖”为切入点,帮助企业及时知晓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量身定制涉税问题解决方案,同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作,形成政策合力,助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近三年来,该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累计享受退税147.6万元,税惠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企业完成生产工艺低碳化升级,产业规模实现翻番。“绿色税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精准导向,税务部门推行的全流程‘云端办、即时享’服务模式,更让我们享受到专业、高效、便捷的涉税服务。”公司财务人员夏宏儒表示。
降本增效做“优化”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针对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在政策落实和精准服务上狠下功夫,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西藏高驰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数字和信息化领域创新,推动西藏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由于在软件研发和数字信息化设备升级方面投入巨大,资金回笼较慢,给企业发展带来压力。经开区税务局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后,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建立“一户一档”成长档案,组织业务骨干开展“面对面”辅导,针对企业涉税难题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并为企业讲解银税互动政策,提供贷款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税务干部帮助我们解决难题、防范风险,税惠红利正加速转化为企业参与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竞争优势。”企业于会计表示。
“税惠春风”滋养经济沃土,“服务初心”浇灌雪域幼苗。西藏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一体贯通,涉税服务做“加法”、政策享受做“乘法”、降本增效做“优化”,精准高效落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护航企业在新时代浪潮中乘势而上、破局前行。